病毒的蔓延,讓人們暫時不再像年前那麼忙碌、奮鬥、汲汲營營、種種停不下來的活動,又以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。
如果你早上醒過來,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覺得疏離、孤獨,又或著因著疫情的新聞,而陷入恐懼、封鎖、隔離、匱乏等等的「孤立無援」中…
~以下摘自《當生命陷落時》佩瑪·丘卓
這時候你能不能把它當作大好機會?請不要困擾自己,也不要認為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。在這哀傷而又充滿渴慕的時刻,你能不能放鬆下來,接觸一下人類內心那個無橫垠的空間?
我們往往把「孤獨」當作敵人來看待,所造成的心痛絕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。那是一種焦慮不安、嚴陣以待、急於逃亡,而又想找到一個人或找一樣東西來陪伴我們的感覺。
但是如果我們能安於中道,我們就會跟孤獨建立起以好的關係。
這份輕鬆又清涼的孤獨感,將徹底翻轉我們平日的恐懼。這種清涼的孤獨感有六種描述的方式:寡欲、知足、不從事不必要的活動、徹底的紀律、不留連於繁華的慾望世界,不借散慢的意念尋求安全感。
第一種孤獨叫寡欲~當我們內心的活動渴望有個東西改變我們的心境,替我們打氣,而我們卻願意不尋求解答,能謹守孤獨—這就是寡欲。(版主加註:尋求答案是現代人的通病,尋求醫療解答、尋求靈性解答、尋求算命魔法解答...此時不要再於網上搜括了...)
第二種孤獨叫知足~人一旦一無所有,也就沒有什麼好失去了。我們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好失去的,只是我們被設定成有許多東西可以失去。這種感覺源自於恐懼--恐懼孤獨、恐懼改變、恐懼事情解決不了、最深的恐懼是~自己不存在。(版主加註:知足~今天我還健康的活著,我的身體有自癒系統還在工作著,這生命來自宇宙,感恩!)
第三種恐孤獨是避免不必要的活動~不必要的活動為的是讓自己忙碌,免得感到痛苦。如果我們的孤獨非常難捱,我們就尋求出路,尋求一些東西來解救我們。我們一旦有了所謂孤獨這種不安的感覺,我們的心就開始發慌,想找個同伴來解除我們的絕望。這就叫不必要的活動。不逃避地直面孤獨是一件有價值的工作。(版主加註:不要往外尋求出路!網友答:「我沒有「外出」啊!我只是「宅在家」尋求電影、韓劇、遊戲等出路來解救我...」)
第四種清涼的孤獨感就是徹底的紀律~徹底的紀律,指的是只要一有機會,我們都願意回過頭來輕柔地安住在當下。我們願意坐在那裡,孤獨地一個人坐在那裡,一直坐到了解事情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為止。我們每一個人基本上都是孤獨的。不管在哪裡我們都沒有東西可以攀緣。逃避孤獨這種深奧的無解狀態,就是在欺騙自己。培養這種讓自己安住當下的紀律吧!(版主加註:趁此養成靜坐的習慣,徹底地「坐下來,安靜地與自己的心待在一起」就叫「靜坐」。)
第五種孤獨是不流連慾望世界~慾望世界就是尋求某樣東西食物、酒、人來安慰我們--來安慰我們。慾望這個字包含了一種上癮的意味—因為想讓情況變得好一些,所以就想盡辦法抓住某個東西。會有這上癮的慾望是因為沒有成長,不流連慾望世界意味著正視事物的真相。(版主加註:先要看到自己有這樣的慾望:活動減少,人生好無聊,只剩下網購、點餐,群聊...你才會停止滑手機...)
第六種孤獨是不借散慢的意念尋求安全感~腳下的地毯已經被抽掉了,勝負已經分曉,我們沒有路可以再逃了,我們甚至不再從喋喋不休的自我對話中的是或不是、如何或不如何、應該或不應該、可以或不可以來得到慰藉。放下所有腦中的碎碎念,這些「妄念」並沒有客觀的真實性。(版主加註:轉而往自己的內在看,正在上映什麼念頭大片?世界安靜了,不如讓頭腦也安靜吧!)
清涼的孤獨讓我們誠實而不帶侵犯性地看看自己的心念。我們逐漸可以放下心中的那些理想—譬如我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,或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,或者別人可能會認為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我們可以放下種種的理想,慈悲而幽默地直視自己的真相。這時孤獨就不是威脅、不再是心痛、不再是懲罰了。
清涼的孤獨不給我們解答,不為我們提供依恃。清涼的孤獨向我們挑戰,要我們跨進沒有規則的世界,跨進不偏於一邊,不選擇固定見解的世界,這就是中道,也是精神戰士的聖道。